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传播与人文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林坚发表题为“首都人文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的报告。他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人文经济。在报告中,他梳理分析了苏州和杭州的成功经验,认为人文经济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形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经济形态,是追求共同富裕的经济形态,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形态。在开展新时代人文经济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经济与文化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融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经济建设与制度建设并举,人与自然的和谐,科技创新与文明进步的同行,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结合。他认为,北京应突出首都特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形成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北京市科协前沿科技伦理与公共政策智库基地主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教授李建军在报告中结合文化赋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案例,阐述人文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人文经济是一种富有人文精神和人性关怀的高阶经济现象和形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地方产业发展中的同质化竞争和内卷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可以通过文化赋能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他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是科技创新,不仅要注重技术突破,还要关注科技伦理和社会责任,确保科技向善。
在评议和讨论环节,十余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报告和沙龙主题各抒己见。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徐国宝强调,人文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密不可分,二者具有互生共进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其内在逻辑,促进其共同发展。他强调科技伦理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性,建议通过制度建设和深化改革确保科技向善,并通过相关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全民族的创造创新活力。
对外经贸大学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许伟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应对科技进步和产业迭代升级的需要,生产关系的改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保障,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解除制约双循环的各种障碍,真正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
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劲杨从系统论的视角探讨了人文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他认为,面对社会经济复杂问题的挑战,单一的方法或“一刀切”方案难以解决复杂问题。他建议以系统观念和方法推动人文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协同创新:人文经济应注重个性化和创新发展,以更灵活、适应、丰富的政策设计和管理激发底层活力,促进民生经济和社会创造力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共赢。
原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研究室主任王宏家分享了中关村发展经验。他指出,中关村的发展得益于集中了全国科技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了快速发展。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永乐认为,与以效率为先的市场经济不同,人文经济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和高阶性。
中国老教授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副主任刘雄指出,人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强调生产力的本质在于老百姓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他认为,人文经济建设应具有深层次的理论基础,要尊重客观规律,倡导每个人的良知和责任感。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强调,发展人文经济需要畅通两个循环:一是科技产业与金融的循环,二是科技人才与教育的循环。
在讨论中,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杜心蕾认为,北京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富集,可结合人工智能开发人文产品或文化创意产品,实现人文、科技与经济的深度结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博士生冉艳月建议通过科技与文化资源整合,利用文旅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增强游客体验,在科技创新中融入人文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张倩建议加强科普教育和技能培训,让百姓真正受益于新质生产力发展。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胜 通讯员张倩)